理论家,才是这个世界真正的、看不见的统治者
一个幽灵,一个名为“价值”的幽灵,它已在世间游荡了三百年。这个词,我们天天挂在嘴边,却不知它曾是无数刀光剑影的根源,是血流成河的革命的导火索。我们以为经济学是亚当·斯密那只“看不见的手”谱写的和谐乐章,殊不知那只是江湖中的一个门派,一个更庞大、更恶毒的诡计,才
一个幽灵,一个名为“价值”的幽灵,它已在世间游荡了三百年。这个词,我们天天挂在嘴边,却不知它曾是无数刀光剑影的根源,是血流成河的革命的导火索。我们以为经济学是亚当·斯密那只“看不见的手”谱写的和谐乐章,殊不知那只是江湖中的一个门派,一个更庞大、更恶毒的诡计,才
所谓“斯密悖论”,是指斯密在《道德情操论》和《国富论》两本书中所体现出的不同价值倾向。在《道德情操论》一书中,斯密倾向于利他是经济发展的动力,而在《国富论》一书中,斯密更倾向于利己是经济发展的动力,于是,这一问题被德国学者约瑟夫·熊彼特称为“斯密问题”或“斯密
屏幕一亮,很多人先喜后忧:喜的是数字总算不是 0,忧的是减去房租、房贷、社保、公积金,余额瞬间“腰斩”。一条短信,两秒钟完成从天堂到地板的蹦极。于是灵魂发问冲上热搜:#为什么我的工资这么低#
马尔萨斯(1766-1834)的大名早已和他那著名的人口原理绑在一起。尽管最初马尔萨斯并未将人口作为其研究的中心,只是与其父亲讨论当时声名显赫的威廉·葛德文的新著《研究者》中关于贫富、贪婪与挥霍等问题,但由此形成的《人口原理》(1798年)一书将贫困归因于人口
想象一下——你刚刚经历了一件让你心潮澎湃的事:也许是升职,也许是买了房,也许是终于把孩子送进了梦寐以求的学校。你迫不及待地想告诉朋友——结果呢?
凌晨两点的写字楼,外卖小哥疾驰的身影,直播间嘶哑的呐喊——人人都在拼命搞钱,结果却天差地别。哈佛大学长达85年的“成人发展研究”揭示:决定人生财富状态的,从来不是表面努力,而是一套被多数人忽略的底层逻辑。今天,我们就来破解这个困住90%普通人的迷思。
尊重一个思考者,不是这个人有什么学术头衔,什么学历和地位,而是他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。注意呦,以下是他的思考,而不是他给出的标准答案。
每次收到工资到账信息,不少人都难免经历一场“大型情绪过山车”——工资安全到账了,快乐像泡沫一样冒出来;可看到扣除社保、公积金,再减去房租、房贷,瞬间泡沫就散了。为什么我们的工资那么低?
类似于嫉妒这样的自私品质为人们所不齿。毕竟在《神学大全》(Summa Theologica,1265-1273)中,托马斯·阿奎那(Thomas Aquinas)将自私的品质称为“不可饶恕的罪行”、“心灵的杂质”。根据他的描述,这些品质“存在的目的与慈善恰恰相
9月17日,英国知名财经杂志《今日资金管理》(Treasury Today)正式揭晓2025年度亚洲区亚当·斯密奖(Adam Smith Awards Asia)获奖名单,PhotonPay光子易从众多国际参赛案例中脱颖而出,荣获“最佳外汇解决方案”(Best
多巴胺就像一个不知疲倦的数据分析师,它不断地对我们所处的环境进行预测。当现实结果超出它的预测模型时,它就会感到“兴奋”(大量分泌),并立即更新模型,试图更精确地破解世界的运行规律,从而帮助我们更好地生存和获得资源。
说到经济,一定是离不开亚当·斯密的,苏格兰哲学家、经济学家,被后世誉为“现代经济学之父”是古典经济学的代表人物,他主张“看不见的手”和自由市场经济。他的建议可能包括:
这几年,很多人发现生意变了。曾经开个小店、做点小买卖就能赚到钱的日子,正在快速远去。不是人不努力,也不是市场萎缩,而是整个商业生态已经进入一种新的常态:竞争不再是一种选择,而是一种生存方式。
核心观点:强调个人自由、选择和责任,认为人生是荒谬的,个体必须通过选择赋予生命意义。